先說:無購買連結、無購買連結、無購買連結
自從懂得在生活中運用精油以來,我跟兒子們就沒有因為感冒去看過醫生,凡是有個風吹草動,例如耳朵癢、喉嚨癢,就趕快擦一點精油!會想寫這篇是因為有很多朋友不知道怎麼用精油,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時間去上芳療師課程,所以才想寫這篇,希望能幫助各位平安健康,順利度過後疫情時代。
幾個關於精油的重要觀念
- 精油不是用/擦越多越有效
- 精油不是油,是利用各種萃取方法把植物裡的化學分子萃取出來,因此精油的來源(萃取方式、產地)很重要,使用效果差別很大
- 如果你認同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在亞健康的狀態下就使用精油,它是很好的輔助幫手
- 請不要喝精油,對粘膜組織具有高度刺激性與危險性
- 生病請務必尋求正統醫療協助
- 本篇資訊引用「法國醫療精油寶典」與NAHA芳療課程所習得之內容
居家防疫精油首選:羅文莎葉(桉油樟)Ravintsara
精油是由大量化學成分組成,各位千萬不要看到「化學」就嚇到,其實生活裡的化學無所不在,就像水也有化學式H2O。常見的精油化學成分包括氧化物類、醇類、酯類、酸類、醛類…
根據「法國醫療精油寶典」書中所述,含有氧化物類的精油,「具有祛痰、溶解黏液、強大的抗病毒力」,例如澳洲尤加利、藍膠尤加利,羅文莎葉、綠花白千層,都是應對呼吸道問題的精油。
個人推薦羅文莎葉,是因為它相當溫和,提振免疫力首選。預防感冒、鼻塞氣喘都有很好的效果。也有些微放鬆情緒功效,如以乳香為主調,搭配羅文莎葉睡前使用,就相當不錯,而且長期使用氧化物類精油,可能會讓呼吸道太乾,搭配乳香正好解決這個問題。
以下引述「法國醫療精油寶典」:
- 不建議3歲以下使用
- 懷孕滿3個月和哺乳期可使用以植物油稀釋的調和油
- 3歲以上兒童:孩子不在場時,每小時擴香5分鐘
- 6歲以上兒童:孩子可在場,每小時擴香5分鐘
羅文莎葉 V.S 桉油樟有什麼不一樣?
羅文莎葉的英文名字為 Ravintsara,另外有一種植物Ravensara,中文常翻成芳香羅文莎葉、安妮羅文莎葉或洋茴香羅文莎葉,跟羅文莎葉一樣屬於樟科家族,這兩種很容易搞混,所以後來許多使用者改叫它「桉油樟」以做區隔。買的時候記得認明是「Ravintsara」,效果還是有差異的喔!
次選:澳洲尤加利
相對於藍膠尤加利(沒錯,尤加利家族可多的勒!)澳洲尤加利比較安全,我自己平常也會使用,除非喉嚨有痰,才會用藍膠尤加利。藍膠建議只給大人用,小朋友建議用澳洲尤加利。
“它確實是淨化空氣的超級消毒劑,Colmar的醫院,在流感期間單獨使用它來吸聞以增強免疫力。在Strasbourg,僅僅透過澳洲尤加利的擴香,兒童部門的抗生素使用量就大大減少了“
若家裡沒有擴香儀,也可以滴在熱水裡嗅聞,但氣喘患者跟容易敏感的人要小心,這支精油所含的桉油醇可能會讓支氣管分泌更多黏液。
- 不建議3歲以下使用
- 懷孕滿3個月和哺乳期可使用以植物油稀釋的調和油
- 6歲以下兒童:孩子不在場時,每小時擴香5分鐘
- 6歲以上兒童:孩子可在場,每小時擴香5分鐘
綠花白千層:小朋友可用,效果比較慢
綠花白千層也是屬於氧化物類,不含酮類成分,小朋友使用相對安全,它抗菌抗病毒的特性也在多項研究中獲得證實。跟尤加利一樣屬於桃金孃科,可針對上呼吸道問題,只是長期使用會讓呼吸道偏乾,建議搭配松柏科(絲柏、杜松、雪松)或樟科(羅文莎葉)使用。
我現在比較不愛用這隻,因為我兒子已經邁入青少年階段,加上效果比較慢,就漸漸地少用。
- 不建議30個月以下兒童使用
- 6歲以上兒童:孩子可在場,每小時擴香5分鐘
- 3-5滴倒入一碗熱開水吸聞10分鐘,也可以滴在手帕上聞
個人偏好:胡椒薄荷 peppermint,小朋友不要用
德國百靈油其實就是胡椒薄荷精油,我相當喜歡這支精油,常常都是100ml在買,只是它真的很刺激!用量千萬不能太多,每次1滴就好,一定要避開眼睛粘膜等部位,不然會痛苦萬分,更不建議隨意拿來喝。我知道有人會喝百靈油,但我真的沒種,不敢想像它對腸胃道會有多刺激。
胡椒薄荷內含大量薄荷腦、薄荷酮,不建議給7歲以下的孩子用。每次覺得耳朵癢鼻子癢,疑似感冒前兆時,我就會1滴(真的只能1滴)直接擦喉嚨或耳後。皮膚易敏者,請加植物油稀釋再使用,我是因為皮膚屏障力很夠才敢這樣直接擦,如果你本身很容易過敏,直接擦精油可能會發生「精油灼傷」,建議用植物油稀釋再擦比較穩妥。有癲癇跟氣喘的人也不要直接擦,薄荷精油算是毒性比較高的,要謹慎小心用,當然好處就是非常快速見效…
不建議拿來擴香,因為實在太涼,但我會隨身攜帶,一個萬金油的概念,頭痛頭暈疲勞都很好用。
- 7歲以上使用
- 孕婦哺乳期不要用
- 不建議用來擴香
小偏方:思慮過多,工時太長導致睡前無法關機的人,可以考慮用1滴胡椒薄荷+1滴迷迭香(rosemary)擦太陽穴。沒錯這兩者都是提振精神的精油!原理就是再刺激你一下,然後就累了可以關機了,我自己這樣用覺得挺有效。
精油的用法
關於擴香:擴香方法很多,有人會用擴香石、擴香盤,但擴香效果不及擴香儀。上面雖然有建議擴香儀使用的時間,但擴香多久,還是要看使用的空間大小以及通風性。有些擴香儀可以設定high/ low,家裡有孩子就開低一點。要注意的是,擴香儀只能用「100%純精油」,更要留意你買到的是精油essential oil,還是香精fragrance。
- 不能加水
- 只能用「100%純精油」
- 不建議使用濃稠的精油:例如樹脂類精油,以及岩蘭草。什麼叫做濃稠?當你發現很難滴出來,流動性很差,這會讓擴香儀堵塞,就要泡酒精了。如果你的擴香儀瓶身是純玻璃,倒一些過碳酸鈉+熱水泡過夜,會比泡酒精還超乾淨,泡一次不行就二次,我還沒遇過泡二次沒解決的狀況。
不建議用水氧機:水氧機主要的功能為室內加濕,台灣已經非常潮濕,水氧機/加濕器會讓濕度更高,過敏跟呼吸道問題都會加劇,而且水氧機的擴香效果也不及擴香儀。簡單地來說,要加水的就是水氧機,擴香儀不能加水。
精油如何稀釋:100ml植物油+20滴精油,這樣是1%。可以搭配刮痧盤刮喉嚨耳後,澳洲尤加利/綠花白千層都可以這樣稀釋使用,1%的比例算是很低/安全。我自己喜歡用的植物油有橄欖油、荷荷芭油、澳洲堅果油、葡萄籽油、聖約翰草浸泡油、月見草油、金盞花浸泡油等。
精油+酒精噴霧:有在用酒精噴霧的,可滴精油進去,我是50ml瓶加3滴,可依個人濃淡喜好調整,這樣噴雙手的時候還可以聞到精油氣味,滿舒服的。
聲明
本文為個人使用精油心得,並無法取代藥物及任何醫療建議,在台灣芳香療法只能作為日常輔助使用。對於使用或濫用精油引發的任何後果,恕不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