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只老闆要看財務報表!產品經理、業務、行銷看懂財報有什麼好處?

發布「創業需要學會計嗎?怎麼學會看財務報表?」後有人提問,以為財報課是開給創業者,其實不是,上班族當然可以參與「財報課」。之前有開過「創業財務課」,那才是設計給創業者上的。

財報課的目地,是希望讓你對報表—損益表、資產負債表的結構有基本概念,不至於一頭霧水。在基礎班當中,我會介紹常見的會計科目,應用班我會帶大家實際閱讀上市公司的財報,甚至動手進行財務分析。

PM 產品經理看懂財報有什麼好處?

朋友知道我要開課,說也想參與。身為PM(產品經理)如果會看公司的財報,就能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盈利狀況、整體業務的毛利和成本結構。如果整本財報都能看懂,會更清楚公司資金的來源,並且能夠更準確地評估產品的效益,甚至在需要說服財務部門支持新產品的時候,對財報的了解也將使雙方溝通更有機會同頻。

業務、行銷看懂財報有什麼好處?

身為上班族,最常見的狀況就是「不懂老闆在想什麼」,老闆則是常常覺得「為什麼員工都不懂公司的目標?不懂公司資源多有限?」在我看來,其中一個原因,可能是雙方沒有以數字作為溝通基礎。在前一篇文章我有舉過例,譬如業務替公司帶來幾千萬營收,或者行銷部門在檔期做了幾千萬業績,因為對財報不了解,很容易會將「營收」當作「老闆可以放進口袋的錢」,而對薪資或獎金有諸多怨言,忽略了檔期業績扣掉產品成本、行銷費用、辦公室租金甚至勞健保費用,老闆實際能放到口袋的錢並不多,甚至是負數。

繼續閱讀

AAT mentor program #1:你40歲時會是什麼樣子?

因應AIESEC Alumni Taiwan(AAT)的邀請,我和Hank學長(自由系統創辦人)答應擔任mentor,收一些在學生~出社會一兩年的迷惘青年當mentee。

計畫目標是這樣的:
  • 提供機會讓在學生和新鮮人有效率的利用時間,訂立自我的職涯規劃與方向。
  • 提供社會新鮮人值得信賴的對象,能夠協助解決職場、生活、人生等方面的困擾,同時也能分享不同興趣、議題和專業,彼此互相激勵成長。
  • 強化AIESEC間的跨時代連結

這個計畫收的mentee,他要想的別人不一樣,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,但職場/生活遇到瓶頸;想突破限制,但是缺乏引導和資源。

於是Hank學長就邀請我一起擔任導師。學長大我好幾歲,所學也大不相同,但可能因為同在創業的關係,很多想法格外接近,我也很感謝學長瞧得起我,找我當導師。我們笑說這個是大炮組,因為我們兩個都屬於大炮型的人物,這一組的學員想必會格外艱辛XD

AAT.png

繼續閱讀

暗黑系老闆不會告訴你的履歷表秘訣

每次要寫這類的文章,我都要經過一番思想鬥爭。老闆朋友們總勸我不要浪費時間寫這些,懂的人自然會去找到答案,不懂的人還是會給你寄很誇張的履歷表來…我抱著千萬人吾往矣的心情寫下這些,請各位看在我也當過10幾年上班族的份上,要是有忠言逆耳之處請多多包涵啊。

Be productive!.png

秘訣ㄧ、不要用104應徵

沒錯我們找人通常都會去104發文,但如果你看到徵人文最下面「聯絡方式」有電話或email,請勿猶豫,直接把履歷表寄給他。根據我的經驗,會直接寄履歷表過來的,通常都比用104一鍵應徵來得優秀,所以老闆/人資肯定會多看兩眼。尤其是公司規模越大,收到的履歷表就越多,要是能收到100封文情並茂、熱情奔放、邏輯清楚的信,還花那時間去看一鍵應徵的幹嘛。

你想想,打開信箱、附上履歷,甚至寫一封文情並茂的信,這至少要花個10分鐘~1小時,而一鍵應徵只要1秒鐘,前者所耗費的心力不知道是後者的多少倍,光憑這點就值得加分。特別是在雇用行銷、業務這類人員,如果不夠積極,又怎麼期待他能銷售公司的產品?

私下詢問過不少老闆朋友表示,就算是直接寫信來,附檔打開看到104格式複製剪貼,他也不收。原因是此人不想花心思重新排版,你還期待他花心思認真工作嗎?(以上暗黑意見不代表本人立場,104一鍵應徵我也會看,努力從中撈出一匹千里馬!)

繼續閱讀

讀書心得:「給力」,2018最給力的一本書

2018讀到最有感的書!當了11年上班族,4年校長兼撞鐘,這本書刷新我對於公司與員工關係的認知。(文長慎入)
推薦以下的人閱讀:
  • 創業者/經理人/主管:看完會覺得自己弱爆。團隊能不能再往上一級?這是身為領導人的責任!
  • 期待未來能帶領團隊的你:看完對於自己的生涯規劃應該會有更多想法,更是晉身管理職的事前準備!
  • 想努力向上的你:對於「上班」的認知,該更新一下了。我一直十分欣賞「邏輯思維」其中一集講新的工作模式:現在我們已經不期待誰會跟著某家公司一輩子,但是要在你進公司時候先講好,也許你會在三四年後離開,但離開時你已經具備什麼樣的能力,這個能力是你想要、公司也能給你的,我們就可以成交,成為一種新的聯盟關係。(罗辑思维 174 樊登:联盟,雇主与员工的新型关系

讀書心得:給力 (2)

繼續閱讀

商務人士必學:CP教你三招旅行保養

身為經常出差的商旅人士,保養旅行組是基本配備。不論什麼天氣都要容光煥發,落地趕行程照樣給客戶完美印象,所以一定要準備能夠適應不同氣候的保養品。

旅行保養組

(photo by CP,猜得出這是哪裡嗎?)

台灣溼度很高,到國外旅行常常會覺得很乾,更別說是濕度堪比沙漠的高空機艙,坐四個小時背就會發癢,很不舒服。以下是CP如何避免下機一臉菜色+出國每天維持肌膚健康的小秘訣。

[旅行保養第一招:機艙超乾,喝水敷面膜擦乳液多管齊下]

繼續閱讀

專心提升你的成功率

focus.jpg

剛開始全職創業的時候,我同時經營三家公司超過半年。很多前輩來勸告我,人還是專心比較好,尤其是像創業這麼難的事情。

當時的我過度自信,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,只要努力都做得到,沒有不可能的事情。

事實上,人都有極限的。2015年11月,某天我突然認清了這件事,三家公司快把我壓垮,而我什麼都做不好。

那一天我花了兩個小時思考,對我這種貪心的人來說,「不做」什麼可能比「做什麼」還重要。就在那一天,我決定放棄其他兩家公司,一家出售,一家我退出經營,當純股東。

對於能力很強的人來說,人生充滿各種選擇,似乎做什麼都有機會成功,所以什麼都想做。越是這樣,越容易一事無成。路上有太多事情可以分心,記得嗎?「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,必須花上一萬小時」。或許你很聰明很能幹,不用花上一萬小時,但如果基本功不夠紮實,總有一天會被看穿、會出錯、會失焦。

相對能力沒那麼強的人,反而可以專心致志的只做一件事。滴水穿石,積沙成塔,這樣的人成功機率說不定還比聰明人高。

因此我寧可相信自己笨一點,專心賣面膜…而在經營公司的過程當中,我解決過許多問題,可以用會計師的身份順便幫助其他創業者,對我來說還滿有意義。

拉回結論,你是否專心致志地只做一件事,只打算做好一件事,你鑽研得多深,你真的夠瞭解嗎?還是自以為暸解?

你,夠拼嗎?

work-1627703_1920.jpg

今天去聽一個好厲害的老闆分享。
創業初期他一個人幹五個人的工作,一天工作16個小時,每天穿一樣的衣服,叫家人不要跟他講話。因為他想把時間跟專注力全部用在事業上。

我並不是要鼓勵大家這麼做,因為我自己也辦不到。可是有一件事情是對的,「你夠拼嗎?」你願意為你的理想你的工作,付出多少?這不是只有老闆適用而已。

常常聽到有人說他很認真很努力,為什麼成就只有這樣而已。
「一定是主管不懂得欣賞」
「一定是老闆有問題」
「都是同事太會搶功」

都是they的錯。這種人成就真的就只有這樣而已,看多了都懶得講,講了還會被討厭,不如附和就好。

如果你真的想要有所成就,有強烈的企圖心,想要年薪百萬千萬,你把工作排在家人健康等等等之前,那我想問你:

  1. 你下班都在幹嘛?
    是去研究你感興趣的事物,讓自己有所成長,還是發呆看電視,東摸西摸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?
  2. 你上班都在幹嘛?
    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憚精竭慮,思考如何「更快完成工作」、「做得更好」,還是一邊看臉書一邊回line?
  3. 你知道你主管在想啥嗎?
    換位思考其實很好用,主管就算再豬腦袋,你再怎麼瞧不起他,一定都有可以借鏡的地方。問題是,你有認真觀察與思考嗎?你有想過如果你是主管,為什麼要這麼做嗎?如果你不懂主管為何這麼做,你是否去請教過?
  4. 你很認真工作,但你有顯現價值嗎?
    工作做完有一千百萬種方法。你可以在期限內按部就班地做完,這是基本要求。
    做到超越主管期待,你交了報告,主管竟然一個問題都問不出來,因為你已經想到所有他可能會問到的問題,都寫好解決方案與執行步驟在提案裡面,這叫高標。
    工作做不完,不但沒有提前跟主管商量困難點,也沒有知會他延遲交卷的可能性,一直到主管問你進度,你才說:「就還沒做完啊。」這叫不及格。

我在個人臉書先問朋友,你認為「工作滿載」是什麼情況?大家的回答是:
「必須要選擇一部分工作要放掉+親人家人會不高興」
「憋尿一整天」
「忙的沒空好好吃頓飯」

我自己的經驗是因為忙到忘記要上廁所,所以得了尿道炎,這實在太慘痛了(生不如死),提醒大家工作要拼,健康還是要顧。人生有千百種選擇,我從來都不會說創業最屌,工作狂最屌,但如果你認為已經夠拼命,卻沒有拿到應得的回報,麻煩先檢討自己。為什麼人家不給你,一定是有原因。當然公司真的太爛也是一個原因,但請放最後再思考這個可能性吧!

你,真的夠拼嗎?

要怎麼決定人生方向/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?

the-traffic-light-2157162_1920.jpg我常常被問:「到底要怎麼決定人生方向?要怎麼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?」
提供一些我以前用過的方法給大家參考。請注意,人生沒有定論,一切還是要你自己決定喔。

一、詢問不同產業「一天的生活」
畢業後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了兩年,雖然看了很多產業,但還是不確定自己想做什麼,只確定我不想幹會計哈哈。

當時有個國企系的同學也好迷惘,於是我們一起搬了十幾場職涯講座,請到不同產業的同學來分享他們「一天的生活」,包括FMGC、ibanker、科技傳產業等等,藉此判斷是不是我想要過的日子。這十幾場講座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,實際了解各個產業、不同職位如何生活–而不是停留在想像而已。

二、5年或10年倒推法
5/10年後的你會在哪裡,做什麼樣的工作,穿什麼衣服,住在哪個城市?如果你夢想著10年後在矽谷工作,也許你現在就該搬去。當然美國有工作簽證的問題,但也許可以先去念書?或者先上網看看你有興趣的工作機會需要哪些條件?你符合哪些,哪些又是你尚未具備,需要趕快補足的?

三、不知道就猜吧:人貴自知
最了解你的人其實是你自己。猜猜你會喜歡什麼?人越了解自己,就越容易找到自己喜歡做的跟適合做的。知道自己的優點在哪裡,就去找可以發揮的職位;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裡,不一定需要遮掩,而是透過其他的方式解決。例如我很健忘,這輩子也無望變成一個記性好的人,所以我利用很多工具例如evernote、行事曆等等,幫助自己記得。

你要花很多時間跟自己對話,深入挖掘你內心深處的期望是什麼。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又怎麼能期待別人來告訴你呢?

常有人說,喜歡的事情一旦變成工作,就會變得討厭。不管什麼事都會有喜歡跟討厭的角度,冰淇淋很好吃但會讓你發胖。如果喜歡的事變成工作只剩討厭,那就換個角度觀看。我對事業充滿熱情,因此可以忍受創業路上的各種屎。


四、多角度觀察
一件事情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看法。例如,我一直都覺得會計是全天下最無聊的事情,我在念會計系的時候非常痛苦,常覺得如果不是因為剛好考上,應該一輩子都不會碰。

沒想到枯躁無聊的會計學,不但是創業必備的敲門磚,也讓我幫助了很多創業者–這其中的成就感跟樂趣已經遠遠超過唸書考照的痛苦。俗話說「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?」今日遇到的鳥事換個角度想,很可能是好事一樁!

五、堅持
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小朋友,一份工作做3、4個月就覺得無聊想換工作。我不知道他們哪來的自信,這麼短的時間就可以看透工作/產業的全貌?事情不但要多角度觀察,還要堅持到一定的程度,再來判斷適合/不適合、喜歡/不喜歡,過早下定論很可能失之草率。當然,如果老闆喜歡人身攻擊甚至性騷擾,請馬上辭職。


六、趕快開始
很多人的問題出在很會想很會講,就是不做。缺乏勇氣我懂,我也想了三年才全職創業。但我發現,「做就對了」,很多事情其實是取決於你有多想要它,就有多少成功機率。只是想想,成功永遠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。

✓如果你想創業,現在就計算你需要多少資金、計畫可行性以及停損點。沒有完美的計畫,人生也總是充滿意外,但你必須要先「開始」。
✓如果你討厭現在的工作很想轉行,那你上網找過心儀的職位有什麼樣的條件嗎?
✓如果你羨慕別人興趣廣泛,希望自己跟他一樣,那你開始培養興趣了嗎?


結論
寫完覺得很像心靈雞湯,希望能對迷惘的你有些幫助。太多人問我是怎麼確定自己想賣面膜,我想那只是因為我生性樂觀又想得比較少,「做就對了」!我覺得提供好產品給消費者十分有意義,每次他們說面膜好好用,我就覺得好開心!吃的那些屎突然都值得了。

一份合格的履歷表

「要怎麼寫履歷表?」「履歷表要寫什麼?」「我這樣寫OK嗎?」
這題我被問了十年有吧,終於痛下決心要來寫篇專文!
先舉幾個我看過的例子:
  • 畢業快一年,只有做過一份正職,只有做一個月。應徵信及履歷表裡完全沒有解釋為什麼。
  • 沒有附上履歷表。這是真的我不是開玩笑。
  • 有一大堆證照,工作經歷只有餐廳打工。也許你會說人家可能是應屆畢業,但如果這人已經畢業3~5年,卻一份正職也沒有怎麼辦?
  • 應徵文案,履歷表有錯字。
  • 應徵美編,沒有任何作品。就算你沒有工作過,也可以自己找一個範例來練習啊!什麼都沒有,叫人是要怎麼判斷。

就算只在餐廳打過工,其實也有很多可以寫

也許你會說,我就應屆畢業,沒什麼工作經驗,只有在餐廳打過工怎麼辦?
看下面AB兩個例子好了:
A
2015-2016 童顏餐廳外場工讀生(Ending,沒有別的敘述)
B
2015/4-2016/5 童顏餐廳計時工讀生
  • 負責從招待消費者入座、說明餐點及點餐、烤肉示範講解至結帳離店為止
  • 一個用餐時段需同時負責8桌客人的用餐流暢度及滿意度,每晚翻桌率2-3次
  • 主動向公司建議並撰寫英文標準招呼用語供全體同仁參考
B就是我小時候的經歷啦,詳細桌數我倒是忘了,太多年前的事。離開那家餐廳好幾年後,我遇到已經升副店的組長,他說那個英文教材還有在用喔。
也許你會說,英文不夠好,沒辦法幫公司寫英文教材,但你主動為公司做過什麼?你在餐廳到底做過什麼?什麼叫做對自己的履歷表負責,就是告訴閱讀履歷表的人「我是誰、我做過什麼、我會什麼」,而這樣完整的敘述正是你「觀察入微、瞭解自己的工作、善於表達」的一種表現啊!

不會有面試機會的履歷表

有一種履歷表,看完不知道你想幹嘛,不知道你的人生想幹嘛,不知道你過去的經歷跟這份工作有什麼關係。是的或許你考了很多證照,好像很厲害,但如果這些證照跟你應徵的職位一點關係都沒有的話,又該怎麼辦?你應徵「會計」,寫上「美容師檢定」,應徵「行銷」,寫上「會計檢定」…是可以寫,但絕對不是履歷表的重點!重點是要讓閱讀履歷表的人知道「你是誰、你做過什麼、為什麼應該要找你來面試」,請給面試官一個call你來面試的理由,讓他覺得你好適合這個工作,錯過會終身遺憾,一定要找你來聊聊!
我曾經面試過一個人,他總共有十幾張證照,電腦、會計…什麼都有。我第一題就問他說為什麼要來應徵這個職位,他說他不知道。「不知道」,這已經不是討論履歷表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。

到底要怎麼寫履歷表?

沒有靈感?麻煩「假設」一下可以嗎?
假設.jpg
假設一下你是老闆,不犯法吧!如果你是這家公司的老闆,你要看到什麼樣的履歷表,會想叫他來面試?如果你不知道這一題的答案,那我勸你也不要去投履歷表了。在這種狀況下老闆還是錄取你,要嘛你過去的經歷真的太優秀(真的嗎),要嘛他只想要趕快有人來上班,趕快找到一個替死鬼~~
如果你真的不知道這家公司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人,要麼他的招人說明寫得太爛(這種公司你還要去嗎),要嘛你的理解力太差,是不是該花時間好好思考一下,「假設」一下?

自傳要不要寫?

我想沒有人認真想知道你家是不是小康,你有幾個兄弟姐妹;比起這個來,我更想知道你到底為什麼要來應徵,是因為找不到工作,所以投投看,還是真的思考過了,確定這是你想要的工作,確定我們雙方可以各取所需,合作愉快?沒有人喜歡當備胎,老闆也不例外。
言盡於此,如果各位弟弟妹妹還有什麼履歷表疑問,歡迎來信cpcpatw@gmail.com
請注意這是免費諮詢,所以1.不保證會回 2.不保證即時回 3.有空才會回 4.太多人問一樣問題,我可能就會發新文補充,所以來信還是有意義的。祝各位都順利找到喜歡的工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