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開始全職創業的時候,我同時經營三家公司超過半年。很多前輩來勸告我,人還是專心比較好,尤其是像創業這麼難的事情。
當時的我過度自信,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,只要努力都做得到,沒有不可能的事情。
事實上,人都有極限的。2015年11月,某天我突然認清了這件事,三家公司快把我壓垮,而我什麼都做不好。
那一天我花了兩個小時思考,對我這種貪心的人來說,「不做」什麼可能比「做什麼」還重要。就在那一天,我決定放棄其他兩家公司,一家出售,一家我退出經營,當純股東。
對於能力很強的人來說,人生充滿各種選擇,似乎做什麼都有機會成功,所以什麼都想做。越是這樣,越容易一事無成。路上有太多事情可以分心,記得嗎?「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,必須花上一萬小時」。或許你很聰明很能幹,不用花上一萬小時,但如果基本功不夠紮實,總有一天會被看穿、會出錯、會失焦。
相對能力沒那麼強的人,反而可以專心致志的只做一件事。滴水穿石,積沙成塔,這樣的人成功機率說不定還比聰明人高。
因此我寧可相信自己笨一點,專心賣面膜…而在經營公司的過程當中,我解決過許多問題,可以用會計師的身份順便幫助其他創業者,對我來說還滿有意義。
拉回結論,你是否專心致志地只做一件事,只打算做好一件事,你鑽研得多深,你真的夠瞭解嗎?還是自以為暸解?